top of page

📖 臨床心理學家策劃「自我決策小組」之經驗談:由短期目標開始,一齊添加信心

香港明愛

臨床心理學家余國婷

臨床心理學家策劃「自我決策小組」之經驗談:由短期目標開始,一齊添加信心

2023年,我在單位內舉行了一個自我決策小組,名為「我的目標我話事」。小組目標是希望參加者可以為自己訂立實際、可達成和符合他們需要或興趣的短期目標,同時在引導下能夠計劃如何達成目標以及學習如何解決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盼望透過小組經歷,他們能夠明白到為自己訂立目標的好處。這次的小組經驗,讓我發現智障朋友原來也有很多他們自己獨特的想法,是我在預備小組時從來沒有預想到的。


其中一位組員希望自己能夠健康一點,訂立的短期目標是每個星期做多一次運動。我知道他一向都有游泳的習慣,但是我不知道他原來也喜歡踏單車。在傾談過程中,他能說出自己喜歡、有能力做到的運動,而不是只考慮中心內原有的運動活動,例如去跑步、打羽毛球等。這些小組活動當然很受歡迎,不過確實未必每個人都喜歡。自決小組正正讓這位組員能揀選一些他自己喜歡,也有能力去做到的活動。這一點讓我感到很驚喜,智障朋友也有能力跳出日常生活框架,去揀選自己喜歡和有能力做的活動,而自我決策小組就正提供機會讓他們能按自己心意選擇。


另一位組員,平常爸爸媽媽都很疼愛他,一直以來他給別人的觀感都像是被寵壞了。但在小組中,他的想法卻是想改善自己,讓自己和家人的關係更加融洽、更加好,而不是被遷就。他知道自己的購物和執拾房間的習慣經常會引致他和爸爸媽媽有衝突。因此,他便以減少購物以及執拾自己的房間作自己在小組內的目標,希望藉此改善和家人的關係。這讓我很感動,也讓我重新認識他。並不像大眾覺得,智障朋友像小孩子,他也有很成熟的想法,希望能自己付出努力去改變。


在實踐目標的過程中,他們都遇到不同的困難。雖然很多時,組員們都未必能立刻想到解決辦法。但他們會把困難帶回小組分享,大家便會一同出謀獻策,為對方思考不同的解難方法。當中觀察到,雖然他們對自己的困難想不到辦法,但面對別人的困難反而會想到一些。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旁觀者清」。在彼此互相支持下,他們都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解決方法。在小組中,他們亦一同發掘自己的資源,包括自己的能力、性格、身邊家人、工作員、朋友的支持,或者社區上一些現有資源等,從而一步步達到目標。


小組完結時,組員們都表示很開心能參與。因為在整個過程中,他們都有為自己做決定的空間,並且逐步達成自己的目標。在這個過程裏,他們學會了可以有自己的意見,並為自己做打算。而當中亦見到,只要有合適的空間和輔助,智障朋友也能夠逐步達成自己的目標。這次的小組經驗讓我加深認識智障朋友,也讓我更有信心和動力,將來再設計不同的「自我決策」小組,藉此聆聽他們的想法和意見。同時亦讓智障朋友能達成他們心中希望做到的目標。




bottom of page